外盘管反应釜主要由釜体、搅拌器、夹层以及外部的盘管等部分组成。釜体下部设有放料孔,用于排出反应后的物料;釜内配备有搅拌器,以确保反应溶媒混合均匀。夹层则可以通入不同的冷热源,如冷冻液、热水或热油,进行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。
热量传递过程:通过向夹层中注入恒温的热溶媒体或冷却媒体,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或制冷。同时,加热盘管上开有进、排油(汽)、测温、放空等接管孔,可通入蒸汽、导热油、水等实现进一步的加热或冷却效果。这种设计使得热量能够高效地传递给反应物料,保证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。
工艺控制:釜盖上开设了多个工艺管孔,包括进料、搅拌、观察、测温、测压、蒸汽引出分馏、安全放空等功能,方便操作人员监控和控制反应过程。此外,还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在常压或负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,以满足不同化学反应的需求。
外盘管反应釜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严格遵守规章制度: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去操作,不可随意更改操作流程或违反规定。
2.操作前检查设备状态:在操作前,必须认真确认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。具体包括检查反应釜本体是否有裂纹或局部变形、接口处是否严密、管路是否呈正常状态且管道连接是否牢固、进口阀门和出口阀门是否关闭、抽气阀门及安全阀等是否齐全有效。只有在确认设备正常的情况下,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。
3.穿戴防护装备: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装备,如工作帽、防护眼镜、压力手套、不易燃工作服、安全鞋等,以保护自身免受可能的伤害。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有腐蚀性、毒性或其他危险性的物质时,更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。
4.禁止带压操作:严禁在外盘管反应釜带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某些危险操作,如打开上盖或触及板上之接线端子等,以免发生触电事故或其他安全事故。
5.控制升压升温速度:在进行加压和升温操作时,速度不宜过快。尤其是搅拌速度,只允许缓慢升速,以防止因压力和温度急剧变化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或反应失控。
6.及时清洗保养:反应釜操作后,必须及时清洗反应釜及管路,防止反应产物附着在反应釜上引起次级污染。清洗时应使用低碱性化学试剂或中性洗剂,并尽量避免使用锋利的金属器械攻击反应釜内壁或底部,以免划伤损伤表面。
7.注意观察压力变化:如果用氮气试压,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压力表的变化,当达到试压压力时,应立即关闭氮气阀门开关。
8.熟悉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: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该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,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、适用范围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,以确保正确、安全地使用设备。